第一部分 常識判斷
1、 (單選題) 下列哪一選項不屬于孔子提倡的教學方法:
A.因材施教
B.學而優則仕
C.啟發誘導
D.學思行結合
第二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
2、(單選題) 成語“刻舟求劍”,源自《呂氏春秋》。古人使用這個成語時,更多想到的是時間軸意義,“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”。但它所講述的故事,又提示了我們道理與知識是如何“分道揚鑣”的,船在運動,河底靜止,劍從船上掉落河中,是從運動狀態進入靜止狀態,刻痕如何保持得了與劍對應的位置?由是而知,________________,這才是“刻舟求劍”真正傳遞的“道理”。
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.意識是客觀世界存在的反映
B.要在動態中認識事物的本質
C.知識道理在時空里是相對的
D.運動和靜止是可以相互轉化
第三部分 類比推理
3、(單選題) 盲動∶一敗涂地∶重起爐灶
A.超速∶風馳電掣∶按部就班
B.跟風∶鸚鵡學舌∶真知灼見
C.熬夜∶萎靡不振∶養精蓄銳
D.傳神∶生動逼真∶洛陽紙貴
第四部分 數學運算
4、 (單選題) 某件刺繡產品,需要效率相當的三名繡工8天才能完成;繡品完成50%時,一人有事提前離開,繡品由剩下的兩人繼續完成;繡品完成75%時,又有一人離開,繡品由最后剩下的那個人做完。那么,完成該件繡品一共用了:
A.10天
B.11天
C.12天
D.13天
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
5.1、 (單選題) 2015年江蘇、浙江、江西三省的稅收收入平均增速是:
A.8.0%
B.8.5%
C.9.4%
D.10.2%
5.2、 (單選題) 2015年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最大的是:
A.上海
B.江蘇
C.浙江
D.福建
5.3、 (單選題) 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于表中七個?。ㄊ校┢骄档挠校?/span>
A.上海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
B.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山東
C.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山東
D.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
5.4、 (單選題) 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GDP的比值大于10%的?。ㄊ校┯校?/span>
A.4個
B.5個
C.6個
D.7個
5.5、 (單選題) 2014年福建GDP占全國GDP的比重較江蘇:
A.多6.4%
B.少6.4%
C.多5.9%
D.少5.9%
2022年省考公務員培訓課程
事業單位、三支一扶、特崗教師
火熱報名中!
三支一扶、特崗教師
備考網課最低99元!
6月份普通話測試報名!欲報從速!
2022年會計繼續教育火熱辦理中...
學歷提升(高起專、專升本、在職研)!
2022年煙草招聘考試課程報名!
6月份人力資源管理師報名已開始!名額有限,欲報從速!
更多精彩,右邊掃碼添加客服老師微信獲取呦!
關于我們
微信公眾號|抖音號|微信視頻號
掃碼關注
帶你發現更多不一樣
參考答案及解析
1、正確答案:B
【解析】
第一步,本題考查孔子思想并選錯誤項。
第二步,“學而優則仕”的意思是說,學習之余還有余力或者閑暇,就去做官(進一步推行仁義)。這句話是由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說,記載于《論語·子張》,不屬于孔子提出的教學方法。且“學而優則仕”主要強調的是學習的目的,而非教學方法。
因此,選擇B選項。
2、正確答案:B
【解析】
第一步,分析橫線處的上下文語境。由橫線前“由是而知”可知,此空總結前文。由“這才是‘刻舟求劍’真正傳遞的‘道理’”可知,此空應表示對“刻舟求劍”深入探究之后傳達的“道理”。前文指出古人對“刻舟求劍”的認識更多的是時間軸意義,接著通過轉折詞“但”強調這個成語傳達出的道理與知識是不同的,緊接著由一個反問句引導出傳達的道理:船是運動的,劍掉落河中,即由運動狀態進入靜止狀態,我們應從狀態的變化中來理解船和劍的關系。因此填入的語句應表示“要從狀態的變化中理解船和劍之間的關系”。
第二步,對比選項。B項符合上述語境。
因此,選擇B選項。
3、正確答案:C
【解析】
第一步,確定題干邏輯關系。
“盲動”可能導致“一敗涂地”,二者屬于或然因果對應關系,“一敗涂地”之后需要“重起爐灶”,二者屬于對應關系。
第二步,辨析選項。
A項:“風馳電掣”形容非常迅速,像風吹閃電一樣,不是“超速”導致的結果,排除;
B項:“鸚鵡學舌”是形容“跟風”的行為,不是“跟風”導致的結果,排除;
C項:“熬夜”可能導致“萎靡不振”,二者屬于或然因果對應關系,“萎靡不振”之后需要“養精蓄銳”,二者屬于對應關系,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,符合;
D項:“生動逼真”和“傳神”都形容很形象逼真,二者屬于近義關系,排除。
因此,選擇C選項。
4、正確答案:D
【解析】
第一步,本題考查工程問題,屬于條件類。
第二步,賦值每個繡工的效率為1,則工作總量為1×3×8=24。分段計算:①繡品完成50%時,3名繡工完成所需時間為:(天);②繡品完成75%時,2名繡工完成所需時間:
(天);③1名繡工的完成所需時間:
(天)。
第三步,共用時為4+3+6=13(天)。
因此,選擇D選項。
5.1、正確答案:C
【解析】
第一步,本題考查混合增長率計算。
第二步,定位表格,江蘇、浙江、江西稅收收入分別為6610.1、4167.7、1516.9億元,增速分別為10.1%、8.1%、9.8%。
第三步,根據混合增長率口訣“整體增速介于各部分增速之間,且偏向于基數較大的一側”,三省的平均增速一定大于8.1%,且小于10.1%,排除A、D選項。江蘇(10.1%)與江西(9.8%)混合后,增長率約為10%,且兩者基期和大于浙江,故三者的平均增長率偏向于江蘇與江西(10%),排除B選項。
因此,選擇C選項。
5.2、正確答案:A
【解析】
第一步,本題考查比重比較。
第二步,定位表格,2015年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5519.5、8028.6、4809.5、2544.1億元,稅收收入分別為4858.2、6610.1、4167.7、1938.6億元。
第三步,根據比重=部分量÷整體量,分數比較,分子分母整體截位舍相同,得上海占比為,江蘇為
,浙江為
,福建為
,結果量級一致,直除首兩位商依次為88、82、86、76,占比最大的為上海。
因此,選擇A選項。
5.3、正確答案:C
【解析】
第一步,本題考查現期平均數比較。
第二步,定位表格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-數值(億元)”一列。
第三步,收入相對大的即可高于平均值,選項中均有四個?。ㄊ校?,取排前四的?。ㄊ校┘纯?。將七個?。ㄊ校┌词杖氲拇笮∨判驗椋航K山東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江西。
因此,選擇C選項。
5.4、正確答案:B
【解析】
第一步,本題考查現期比值比較。
第二步,定位表格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-數值(億元)”,“GDP-數值(億元)”兩列。
第三步,上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19.524965×10%=2496.5(GDP的10%),符合要求。同理,大于10%的?。ㄊ校┻€有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,共5個。
因此,選擇B選項。
5.5、正確答案:B
【解析】
第一步,本題考查基期比重計算。
第二步,2015年全國、福建、江蘇的GDP分別為676708億元、25979.8億元、70116.4億元,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.9%、9%、8.5%。
第三步,根據基期量=現期量÷(1+增長率),由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”原則,可知福建基期量小于江蘇,整體量一致,占比更低,排除A、C選項。根據基期比重公式,分子分母整體截位舍相同,可得2014年福建GDP占全國GDP的比重與江蘇之差為
,觀察
均接近于1,故原式可化為
,與B選項接近。
因此,選擇B選項。
要想成為強者,決不能繞過擋道的荊棘,也不能回避風雨的沖刷。